手机官网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公司视频
健康知识
案例
国产大输液质量遭质疑 厂家结盟整合
作者:一枝蒿 发布时间:2021-07-01

“从最早出现的采购联盟来看,利益是联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联盟最后可能产生产权资本的重新组合,这对产业的集约化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如是说。前一段时间,于明德还为大输液产品的低价倾销担忧,而近期召开的大输液技术创新联盟筹备会可以让他松一口气了,因为原来的价格战推手——四川科伦已经不再把价格战当作市场洗牌的手段,计划成立一个技术创新联盟,联手解决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发展高端产品,引领行业走出低价经营困境。

曾几何时,科伦想通过价格战实现行业整合,但是并未见效,反而“伤敌一万自损三千”,在价格战解决不了问题的情况下,成立技术联盟的想法被科伦提上日程。但是多年“混战”的矛盾、技术发展思路迥异等问题困扰着还未出生的联盟。

价格战之殇

由于我国大输液生产企业过多,形成多、小、散、乱的格局。而在发达国家,大输液早已形成了几家企业垄断的局面。在美国,百特公司垄断了全美80%的输液市场,贝朗公司和雅培公司占20%左右的市场份额;在欧洲,大输液市场基本被费森尤斯、卡比贝朗、百特三大公司瓜分;在日本,大冢公司占有50%左右的市场份额。

对于中国的大输液行业来说,提高行业集中度才是发展之道,但是原本积极的想法却因激进的价格战走向了另一面。自从2001年起,四川科伦以低价策略抢占市场,引发连锁反应,其他企业为保持市场占有率也跟随着降价。据业内人士介绍,很多企业在这些年的斗争中损失惨重,以双鹤药业为例,北京双鹤药业大输液年产5000万瓶,由于降价,2001年至2004年间,其上缴税收已从2720万元降至1360万元。

尽管当时科伦副总裁李菁指出,通过价格战能重新洗牌,最终使全国留下5家左右大输液企业最为合理。但是大输液行业并未实现行业整合,全国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小企业。而其负面结果是:价格越降越低,而一瓶普通大输液(以500CC糖盐水为例)的液体、瓶盖、胶塞、标签、包装箱及人工、水、电、汽耗等最低成本价也应在1.5元/瓶以上;在价格战之初,还只是1元/瓶,现在已有企业敢卖6角/瓶,在这样的价格下,很多人开始质疑国产大输液的质量。

此外,在厂家产品的价格下降后,患者并没有受益,医院对输液的收费价格仍然是国家规定的3.2元/瓶加价15%,也就是说,患者不但享受不到产品降价的实惠,而且还不得不承受大输液质量下降的风险。国产大输液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也使医院在使用注射剂产品时不再以价格作为惟一的考虑因素,而将具有稳定质量的品牌输液企业产品作为首选,因此,高价销售的百特、大冢等外资品牌占领了大部分高端市场。